[基本信息]
學科帶頭人: 蔡秀軍 王先法 曹利平
地理位置: 門診:1號樓2樓門診北區(慶春院區);門診樓3樓4診區(下沙院區);住院:2號樓6樓、7樓、8樓、9樓、10樓(慶春院區); 6號樓18東、19東、19西、20東、20西(下沙院區)
電 話: 0571-86006667 電子郵件: srrshgs@163.com
[科室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普外科創建于1994年,是美國醫療模式在中國國內成功運用的典范,。歷任科室負責人有美國外科專家方則鵬教授(David Fong MD)、Dr.Bryner、Dr. Finley、Dr. Hoffman,中國著名外科專家齊伊耕教授、彭淑牖教授、蔡秀軍教授等。學科創建之初具有很高的起點,在臨床教學、技術培訓、設備設施方面都要求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目前普外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有醫生78名,其中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6名,正高職稱15名、副高職稱19名、主治醫師13名、住院醫師31名,超過半數以上具有博士學歷。邵逸夫醫院普外科以微創技術為特色,擁有先進的腔鏡設備和機器人手術系統,應用微創技術對肝癌、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等肝膽胰疾病的外科診治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應用微創技術治療胃癌、結直腸癌、疝疾病及血管疾病等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科室承擔 “863”計劃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衛健委行業基金等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出版出版國家重點醫學視聽教材10余部;主編外科學書籍4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浙江省科學技術獎重大貢獻獎1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持制定了中國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操作指南;發表學術論文近600篇。
[學術地位]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國家衛健委專科住院醫師培訓基地
國家級腔鏡技術交流中心和培訓基地
浙江大學外科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浙江大學微創醫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所在單位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微創外科醫師委員會主任委員所在單位
浙江省醫學會微創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所在單位
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群——腔鏡外科學科群
浙江省腔鏡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浙江大學微創外科研究所
[學科帶頭人]
蔡秀軍 教授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微創外科醫師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肝臟外科學組副組長、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臨床醫學學科評議組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微創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國家衛健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首批浙江省特級專家、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殊榮。
[診療范圍]
肝臟、膽道、胰腺、脾臟、胃腸道、結直腸、血管、乳腺、甲狀腺等良惡性疾病的手術治療;以及腹外疝(俗稱小腸氣)、腹部創傷的手術治療。
科室主任: 王先法
顧 問: 彭淑牖
科室常務副主任: 曹利平
科室副主任: 梁霄、朱玲華
肝膽胰外科主任: 曹利平
副主任: 王觀宇、虞洪
專 家: 蔡秀軍 彭淑牖 曹利平 虞洪 王觀宇 梁霄 許斌 蔡柳新 吳崢嶸 林輝 鄭雪詠 嚴加費 王一帆 丁國平 梁岳龍
胃腸外科主任: 王先法
專 家: 王先法 李立波 朱玲華 汪勇 陳定偉 周偉 李偉 錢浩然 朱一平 周慧江 蔣金偉
疝外科:
專 家: 黃迪宇 蔡小燕 陳其龍
血管外科:
專 家: 楊進 朱越鋒 沈海剛
科室以“微創”為主導,以建設國內技術先進、專業最齊全的微創外科為發展目標,將微創技術和微創理念全面應用于普外科各個領域,包括肝臟外科、膽胰外科、胃腸外科、血管外科、甲狀腺外科、乳腺外科、腹外疝外科。目前科室的微創技術總體水平國內領先,是國內重要的微創技術交流中心和培訓基地,在國際微創領域也具有重要影響。
國內外領先的微創技術:
腹腔鏡刮吸法切肝技術、腹腔鏡下區域性肝臟血流阻斷技術、腹腔鏡下沖吸鈍性解剖法復雜膽囊切除技術、二級脾蒂離斷法腹腔鏡脾切除技術、腹腔鏡胃腸道惡性腫瘤根治切除技術、腹腔鏡胰腺切除技術、腹腔鏡帶蒂網膜瓣乳房重建技術。
填補國內空白的微創手術:
國內首例完全腹腔鏡右半肝切除、國內首例完全腹腔鏡左半肝聯合肝尾狀葉切除、國內首例完全腹腔鏡單獨肝尾狀葉切除、國內首例單孔腹腔鏡肝切除、國內首例完全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全球第二例)、國內首例經臍單孔法內鏡下肝囊腫開窗引流、國內首例乳癌保乳根治術后一期腹腔鏡帶蒂網膜瓣乳房重建、國內首例腹腔鏡主動脈股動脈人工血管轉流術。
技術研究
1,腔鏡下實質性臟器出血控制技術研究;
2,復雜腔鏡手術操作規范的建立和推廣;
3,腔鏡無縫合空腔臟器吻合技術的研究;
4,進口腔鏡器械設備的國產化及改進性研究;
5,新型腔鏡手術器械的研發;
6,三維高清數字腔鏡系統核心部件及技術研發;
7,腔鏡復合成像系統的研究;
8,NOTES技術設備的研究開發;
9,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的研制;
10,新型微創介入式內鏡診療成像設備的研制;
11,胰腺消化道重建方法的改良;
12,胰腸吻合器械的研制。
科學研究
1.肝癌的致病機制和靶向治療研究;
2.肝硬化的形成機制及干預研究;
3.肝臟再生的相關研究;
4.胰腺癌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科教成果及獲獎:
學科目前已主持承擔國家重大重點科研項目10余項,包括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及國家衛健委行業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SCI論文6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6項,其中2兩項發明專利已實現產業化,并在國內160多家醫院推廣應用;出版國家重點醫學視聽教材10余部;主編外科學書籍3部,參編外科學教材2部。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級或省部級科技大獎:
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浙江省外科泰斗 齊伊耕 教授
享譽國際的肝膽胰外科大師 彭淑牖 教授
國內外著名的肝膽外科專家、腔鏡外科大家 蔡秀軍 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外科協會主席、Finley拉鉤發明人 Finley 教授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外科主任 Hoffman 教授
美國北加州懷里卡醫學中心外科主任 Bryner 教授
美國加州薩克拉門托Kaiser醫學中心外科主任 Fandrich 教授
學科每年接受國內外訪問交流學者近200人,其中有國際著名的肝膽外科專家Bismuth教授及胰腺外科專家Beger教授。科室成員多次受邀在國際會議上作專題報告和手術演示,其中特邀報告10余次。并與國外先進醫療中心如美國羅馬琳達醫學中心、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梅奧醫學中心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蔡秀軍教授在第八屆世界肝膽胰大會作特邀報告
蔡秀軍教授作為大會主席主持第八屆亞洲肝膽胰外科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