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學科帶頭人:
趙文和 主任醫師
地理位置:
慶春院區:門診:1號樓2樓門診西區;住院:3號樓17樓
下沙院區:門診:門診3樓1診區; 住院:6號樓13層東區
電
話: 0571-86002170;電子郵件: zhaowh@srrsh.com
[科室介紹]
腫瘤外科成立于2000年5月1日。是邵逸夫醫院重點科室、浙江大學腫瘤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國家重點學科之一。現有醫師29人,科室助理1名,PI助手1名。其中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7人。科室重視人才結構的優化,所有醫師均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其中多位醫師曾在美國、德國、韓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進行深造,形成了良好的人才隊伍,保證了學科的可持續發展。科室重視教學,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人,每年為浙江大學醫學院培養研究生4-5名,為我省乃至全國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醫學人才。多年來,腫瘤外科非常重視醫療質量,對治療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保證患者得到好、規范、而且安全的治療。充分展現了我院“給您真誠、信心和愛”的服務理念。科室在乳腺癌,甲狀腺(旁)腫瘤和胃癌的診治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所診治的患者均建立長期的隨訪檔案,腫瘤治療水平與國內甚至國際齊平。參加或主持20余項國際、國內臨床研究并從臨床與基礎兩方面積極探索腫瘤(尤其是乳腺癌,甲狀腺癌)的轉化研究。
乳腺疾病:2011年牽頭成立邵逸夫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2013年建立乳腺癌多學科診治團隊(MDT),為乳腺癌患者提供以專病為中心的多學科綜合治療,使每位就診的乳腺疾病患者均得到與國際同步的規范化治療。省內率先開展乳腺癌保乳手術、前哨淋巴結活檢、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乳腔鏡手術以及乳腺疾病微創治療等技術,并處于省內領先地位。近年來,科室推出乳腺腫瘤日間手術模式,使乳腺良性腫瘤、部分乳腺早期癌患者,24小時內手術住出院。極大提高了患者的方便性,降低了住院費用。
甲狀腺腫瘤:始終遵循國際甲狀腺癌診治指南,在規范化治療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并開展對甲狀腺癌的微創化治療。腔鏡輔助小切口甲狀腺手術做為常規開展,經乳全腔鏡下甲狀腺癌根治術,經口甲狀腺手術等實現了頸部無瘢痕操作。基因水平甲狀腺癌高危復發人群篩查及個體化治療體系正在建立。
胃癌亞專科:始終堅持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及微創化治療理念,使患者在規范化治療基礎上得到了個體化服務。科室在省內較早開展了對進展期胃癌進行新輔助化療—手術—術后輔助化療的綜合治療模式,較傳統單純手術治療模式比較,提高了這類胃癌患者的根治性手術切除率,并提高了胃癌的總體治療效果。同時,團隊運用微創技術結合前哨淋巴結活檢對早期胃癌患者進行個體化的診療也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肯定。科室胃癌總體治療已達到日本、韓國等治療先進水平。
學科影響力:腫瘤外科浙江大學腫瘤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國家重點學科之一,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所在單位。每年舉辦的邵逸夫醫院國際學術周腫瘤外科專場、乳腺微創治療學習班,乳腺癌MDT團隊巡講,乳腺甲狀腺腫瘤精品手術短訓班等大型繼續教育項目,促進了區域乳腺疾病診療水平的提高。目前有慶春及下沙兩個院區,90張床位,已成為省內規模大,國內有重要影響的腫瘤專科之一。
科室先后與美國羅馬琳達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PerterMacCulum癌癥中心、美國MD Anderson癌癥中心、俄亥俄州立大學腫瘤醫院,日本靜岡縣立綜合醫院、英國劍橋大學附屬醫院等多個國際先進的乳腺治療和研究中心進行合作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科室乳腺癌診療的整體水平。
[學術地位]
腫瘤外科是邵逸夫醫院重點科室
浙江大學腫瘤學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所在單位
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所在單位
浙江省醫學會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所在單位
[學科帶頭人]
趙文和 主任醫師
浙江大學腫瘤學碩士生導師,腫瘤外科主任,邵逸夫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學會乳腺外科醫師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性醫院學會乳腺專委會常委,中國研究性醫院學會腫瘤外科委員會常委,浙江省抗癌協會理事,,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副主委,浙江省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常委,浙江省中西醫學會乳腺疾病委員會常委,浙江省微創技術質量控制中心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學會醫學鑒定專家,浙江省勞動能力鑒定專家委員會醫療專家
[診療范圍]
乳腺、甲狀(旁)腺,惡性黑色素及軟組織腫瘤,胃腸及部分肝膽等良惡性疾病的規范化診治。
主任: 趙文和
副主任:陳文軍
專 家: 王林波 趙文和 陳文軍 袁曉明 鄭和鳴 謝樹奪 胡文獻 沈建國 陳繼達 潘滔
1、乳腺癌改良與擴大根治手術
2、乳腺癌保乳根治術
3、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4、乳腺腫瘤整形與乳房重建手術(保留乳頭乳暈皮下腺體切除+1期/2期假體重建,背闊肌肌皮瓣乳房再造術、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術等)
5、乳腺微創手術(基于脂溶法乳腔鏡腋窩淋巴結清掃術、無切口良性腫瘤微創麥默通旋切)
6、乳管鏡檢查與治療
7、乳腺癌規范化綜合治療
8、甲狀(旁)腺癌根治及擴大根治手術
9、腔鏡輔助下小切口微創甲狀(旁)腺手術
10、經乳暈,經口全腔鏡甲狀(旁)腺手術
11、腔鏡輔助下胃癌根治術
12、早期胃癌微創化治療(早期胃癌雙鏡聯合胃部分切除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13、胃癌規范化綜合治療
14、腔鏡輔助下結腸癌根治術
15. 惡性黑色素瘤及皮膚、軟組織腫瘤根治手術
科室以“微創”為主導,將微創技術和微創理念全面應用于腫瘤外科各個領域,包括乳腺外科、甲狀腺外科、胃腸外科。
國內外領先的微創技術:
無切口良性乳腺腫瘤麥默通旋切術、腔鏡輔助下內乳淋巴結活檢術、乳腔鏡基于脂溶法的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基于脂溶法的腋窩鏤空淋巴結清掃術、腔鏡輔助下小切口微創甲狀腺癌根治術、經乳暈,經口全腔鏡甲狀(旁)腺手術、腹腔鏡帶蒂大網膜瓣乳房重建技術。
填補省內空白的微創手術:
省內首例乳癌基于脂溶法的乳腔鏡腋窩淋巴結清掃術、省內首例基于脂溶法的腋窩鏤空淋巴結清掃術,省內率先開展雙鏡輔助下早期胃癌局部切除聯合前哨淋巴結活檢術,省內率先開展經口全腔鏡甲狀腺手術。
規范化的乳腺癌手術治療:
我院乳腺癌的治療理念一直是保證療效的基礎上減少病人創傷、提高病人生活治療。在浙江省乃至全國率先開展乳腺癌保乳手術、前哨淋巴結活檢和乳腺麥默通微創活檢等項目。也是國內較早引入乳腺癌NCCN指南規范臨床治療的醫院之一。醫院在2011年成立了邵逸夫醫院乳腺病診治中心。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一個4000多例,歷時20年的乳腺癌病人數據庫。根據2018年的隨訪統計結果,在手術方式方面,我院的總體乳腺癌保乳率30%以上,保留腋窩的前哨淋巴結的活檢率20%以上,遠高于省內及全國平均水平。在療效方面,我院乳腺癌的5年總生存率為91.6%,10年生存率為84.9%,Ⅰ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為97.5%,10年91.3%,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方向
技術研究
1、乳腺癌腔鏡輔助下內乳淋巴結活檢技術的研究
2、基于核素技術乳腺癌內乳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
3、乳腺癌單孔乳腔鏡技術操作規范的建立和推廣
4、保留乳頭乳暈復合體皮下腺體切除+即可/延期乳房重建技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5、乳腺腫瘤微整形技術的建立和推廣
6、新型腔鏡手術器械的研發
7、乳腺癌個體化治療與轉化研究
8、胃癌術后快速康復的探索與推廣
科學研究
1、乳腺癌放化療耐受研究
2、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預測模型的研發
3、胃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預測模型的研發
4、胃癌化療耐藥研究
科教成果及獲獎
學科目前已主持承擔國家科研項目4項,包括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論文30余篇;1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
成果名稱
|
獲獎年份
|
獎勵等級
|
第一獲獎人
|
雌激素受體介導乳腺癌化療耐藥研究
|
2011
|
三等獎
|
王林波
|
王林波教授 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
趙文和主任醫師 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袁曉明主任醫師
劉希永教授
我科每年主持浙江省乳腺癌年會、邵逸夫醫院學術周,邀請國內外訪問交流學者數十人,其中有國際著名的乳腺癌專家邵志敏教授。與國外先進醫療中心如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羅馬琳達醫學中心、韓國延世大學癌癥中心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乳腺癌診治中心已經與多個國際上先進的乳腺癌治療和研究的醫療機構交流合作的經歷。2010年腫瘤外科的謝樹奪副主任受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外科教授Dr.Low的邀請到PeterMacCulum癌癥中心的乳腺科進行訪問交流。在2011年,澳大利亞整形外科醫師協會會長Dr.Webster訪問我院,并幫助我們開展乳腺自體再造手術。2012年學術周期間,我們邀請了墨爾本PeterMacCulum癌癥中心的Henderson教授到我院進行手術演示和專題演講。在美國方面,我們已經與CityofHope大學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閻云和劉希永教授在2012年的學術周上做了精彩報告,我們也派王秦川博士到美國學習研究。2012年邵逸夫醫院學術周上,我們邀請了全美最大的癌癥中心MD Anderson的乳腺科副教授Dr. Caudle做大會精彩報告。
科室與韓國延世大學癌癥中心在胃癌臨床及基礎研究方面保持著良好的交流。2004年起多名科室成員赴該中心研修,師從韓國頂尖胃癌教授,韓國胃癌協會主席Sung Hoon Noh,同時多名胃癌知名專家如Sung Hoon Noh, Hyun Cheol Chung被邀請來杭訪問交流。通過合作,科室始終緊跟胃癌治療前沿,科室成員陳文軍、沈建國等多次在世界胃癌大會上發言,分享我科就胃癌手術及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等方面的治療經驗。
![]()